春晚小品《扶不扶》,說的就是個整合負債扶老人反而引起誤會的故事。資料圖片
  蔣宇霞婚禮道具。 王贇 攝
  柯楊。 資料圖
  李晨。 資料圖
  馬年春晚小品《扶不扶》,成了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馬爾地夫話題。這個話題,多少有些沉重。因為就在上周,深圳發生了起悲劇:一位女白領突然暈倒地鐵口,50分鐘里沒人上前扶一把。
  成年人面對這個問題如何選擇?又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?下麵,我們來聽聽全國威剛外接硬碟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觀點。
 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系統傢俱 仇惠棟 王贇 谷岳飛
  現場熱議:你扶不扶?
  江蘇省政協主席張連珍:
  不存在扶不扶,一定要扶
  昨天全國政協中共組分組討論時,全國政協委員、江蘇省政協主席張連珍說,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,深入淺出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,滿腔熱情地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事物、新典型。
  在談到公民道德建設時,張連珍特別提及了馬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《扶不扶》的小品。
  “不存在扶不扶,堅定地講,一定要扶。”張連珍說,撞了人要扶,沒有撞也會弄清楚的,這個小品的深刻寓意就是一定要扶。
  “道德是由良心支撐的。”張連珍指出,要通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形成積極向上、崇德向善的力量,要把誠信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原則,推動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。發揚助人為樂精神。倡導我為人人、人人為我。
  著名笑星黃宏:
  當不了太陽,就當“太陽能”
  這一扶不扶的話題,在多個政協小組討論上引起熱議。
  在政協文藝組的討論現場,全國政協委員黃宏也說起了“扶不扶”的話題,“我肯定要去扶!”
  黃宏表示,社會需要弘揚正能量,我們不能作為太陽,但是可以作為太陽能,把太陽的溫暖和光芒傳遞給別人。扶不扶?一個助人為樂的攙扶都會傳遞一份溫暖,對別人伸出援手的時候,也是對自己道德的完善。
  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鑫:
  這在國外,根本就不是問題
  “要是我碰到有人倒地,我潛意識就會去扶,這麼簡單的事情,現在搞得一個人倒在地上,你去扶他一下,就覺得你不正常了。”
  全國人大代表、南京市第一醫院、南京市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陳鑫認為,扶一下是最基本的道德行為,“我記得國內有這麼一個案子,法官問,你沒撞他,你為什麼去扶他?這句話是多麼讓人心寒啊,稍微有點道德底線的人都不會這麼說。”
  “在國外有人倒了,你上前扶他起來,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。”陳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,國外很多殘疾車,一個人坐在輪椅上上坡的時候,常有人直接上去幫忙推一下是非常普遍的,“比如在國外公園散步,我看到有人在殘疾車上沒扶好,倒地了,我肯定是會去扶他的。”
  他不解的是,為什麼扶不扶的話題在國內變成了社會熱點。對於扶人前先拍照取證的舉動,他說,“誰會把相機時刻攜帶著準備拍照呢,肯定是先救人啊。”
 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曉蓓:
  扶就好,做好事不需要顧忌
  “只要扶就是好的,做好事不需要顧忌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曉蓓告訴揚子晚報記者,去扶一把是非常自然的行動,就應該去扶。
  不過,她坦言現在生活中也存在著本來是好心做好事,但最後出現受委屈的狀況。“所以,一些人可能會事先拍照以免誤解,我認為這樣做也無可非議,只要是把人扶起來了,就是好的。”
  吳曉蓓代表認為,做好事不需要統一的標準,做好事的行為不需要固化。“我們當代的大學生如果碰到這種事情,我想都會去扶的。”吳曉蓓代表告訴揚子晚報記者,現在社會上還是正能量多,不能因為怕被碰瓷就不去做好事。
  是誰造成這個糾結?
  是教育的問題嗎?幼兒園長答:
  老師教育孩子要關心幫助小伙伴
  在多起關於“扶不扶”事件的新聞中,學生常常成為被褒揚的對象,但也有因為扶了而被賴上難以自證清白的狀況。面對這一兩難時,我們的學校教育應該怎麼告訴孩子做出選擇?
  談到扶不扶的問題,全國人大代表、南京市浦口區霞光幼兒園園長蔣宇霞告訴揚子晚報記者,她肯定會扶,但當她面臨這種狀況,會邀請或倡議旁邊的人一起做這件事情,“一方面人多力量大,能提供更多的救護和幫助,同時也避免後期的‘隱患’。”
  她說,現在幼兒園的課程,包括社會課、思想教育、行為教育都會教育孩子們學會關心、互助和分享,當別的小朋友遇到困難時,孩子們會主動關心,提供幫助。
  “我們會通過故事、游戲、目睹的事情,有計劃地、隨時隨機地讓孩子知道要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。”蔣宇霞代表舉例說,比如一個孩子在活動中不舒服、或者感冒嘔吐了,在老師的影響教育下,孩子會知道,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關心安慰生病的小伙伴。
  是環境的問題嗎?北大副校長答:
  社會告訴孩子的有時完全相反
  全國人大代表、南京市浦口區霞光幼兒園園長蔣宇霞也坦言,孩子們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是正向的,但學校之外,有時候社會的引導、家長的引導跟學校的教育有可能不一致。
  在這個扶不扶的問題上,學校教育應該如何教好孩子,同時又保護孩子?被問到這個問題時,全國政協委員、北京大學副校長柯楊直言這個太難,“我覺得底線還是應該堅守的,這種扶了賴他還是有一些證據可以證明吧,要這麼泛泛的說,學校應該堅持這樣的教育。”但她強調,我們的教育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,課堂上教的東西會脫離實際,整個社會的狀況決定了教育的好與壞。
  “教育有時特別蒼白無力,特別失望的是,你告訴學生的東西,社會告訴學生是相反的,其實學生挺難受的。”柯楊感慨道。
  是媒體的問題嗎?資深記者答:
  扶不扶爭議,媒體沒推波助瀾
  對於“扶不扶”的話題,資深調查記者、北京青年報深度部副主任李晨表示,在這個問題上,固然有個別媒體表現不佳,但總體來講,媒體還是客觀記錄,其角色沒有變化,“不認同有人說這個局面是媒體推波助瀾導致”的聲音。
  李晨舉了他的親身經歷,大概兩三年前,他出小區,就看見一個人倒在地上,口吐白沫,很快一圈人圍上,但無一敢上前拉一把。
  “我也不太敢啊”,李晨說,“什麼情況你都搞不清楚,扶出問題了怎麼辦?比如說加重對方傷情了,你能負責嗎?”李晨的第一反應是打110,他的理由是警察畢竟處理這類事情更有經驗,而且能查倒地者的身份,迅速通知其家人、送到合適的醫院等等。
  李晨表示,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類似的事情後,才會覺察到所謂“扶不扶”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,“不是說你扶起來就好,不扶就不是人,道德低下。”而回顧到傳媒專業上,他認為媒體在這件事情中的表現,還是在其職責範圍內,“我們就是記錄嘛。”
  李晨表示,媒體本身就是社會的一面鏡子,“大家不是說導致現在這個局面的一個很大的原因,是因為媒體報道了很多扶了老人反被訛詐,這個我肯定不認同”,李晨表示,不能把根源歸結到媒體身上,“難道我天天報道風花雪月,整個世界就太平了,不可能啊!”“根源還是在社會上,這當然是另外一個大的話題了。”李晨說。  (原標題:“扶不扶”怎麼就成了問題?誣告好心人是不是該判刑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x38aheb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